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铅山县一案例入选全国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土壤修复总体思路
全面开展基础调查,摸清底数。经调查,排土场主要为素土和风化岩石碎块,具有物理结构不良、土壤贫瘠、pH值低、重金属高、干旱、板结严重、自然植被难恢复等特点,以及坡面松散,雨季来临时,普遍出现严重冲刷破坏的现状,研究制定修复方案,确定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人工干预措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恢复。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破解修复难题。着力从修复生态系统角度出发,针对水土流失严重、营养不足、强酸性和可溶性盐含量高、水分利用条件差、种源限制等5个方面困难,采用“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的生态修复工艺,通过土方平整、土壤基质改良、育袋苗种植、草籽撒播等修复方法,逐一破解修复难题,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害作用,加快生态系统次生演替,最终形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
三是聚焦价值转换,探索实现路径。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及水土情况,探索“生态+光伏”、“生态+文旅”等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在矿区道路周边种植花卉,修建登山步道、观景平台、凉亭以及停车场等设施,进行景观再造、园林再建,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项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融合,既解决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又推动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