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土壤修复国内外发展过程、现状docx
土壤修复技术现状
国内外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农用地和工矿用地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科技快速发展根据全球文献计量分析我国近年发表英文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年就超过美国位居第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专利在全球的占比呈直线增加比例达以上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美国位于第二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相对于我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尚未形成但是在土壤污染防治方而也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年代至年代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科
国内外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20年来,我国农用地和工矿用地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科技快 速发展。根据全球文献计量分析,我国近20年发表英文(SCl)论文 数量逐年增加,在2020年就超过美国,位居第一;我国土壤修复技 术专利在全球的占比呈直线%以上,远高于世界其 他国家或地区,美国位于第二位。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相对于我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土 壤污染防治体系尚未形成。但是,在土壤污染防治方而也做了大量工 作,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六五”和“七五”期 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开展了农业土壤背景值、全国土壤环境背 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等研究,积累了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宝贵数 据。尽管当时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受世界土壤环保运动的影 响,我国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矿区、污灌区和六六六、滴滴涕农药大量 使用造成的耕地土壤污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科学家制订了我 国第一个《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于1995年发布,1996年开始实 施。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土壤环境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 护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放在与大气、水污染防 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全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全 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出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文件;三 是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四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 工作;五是制订实施重金属综合防治规划,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试点示范;六是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部署土壤污染防治 工作。由此可见,近十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和形成。 我国土壤环境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 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复杂,加上我国土壤类型变异性和土地利用 方式多样化,土壤污染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有自身特点,立足我国国 情,加强土壤环境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和必要。继“七五”期间开展土 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研究,“八五”、“九五”期间开展有机 和无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有效性等研究,从 “十五”开始,在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等资助下,在经济快速发 展地区土壤污染特征、来源、微界面过程机制和生态风险等研究方而, 取得了基础性的重要成果。在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特别是微界面过程和 机制方而,采用同步辐射等光谱技术和模型等手段,揭示土壤中污染 物与土壤表而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赋存形态,阐明了污染物与植物根相 互作用机制和植物吸收积累规律。已认识到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地 利用类型以及不同污染物所发生的土壤污染形成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提出了主要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土壤上的重金属富集积累规律。随着 对复合污染问题的关注,开展了一些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复 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发展了一些复合污染体系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 的预测方法。近十年来,虽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 足进步,但是针对土壤污染的空间格局、污染成因、过程机理、生态 效应、指标方法等基础科学问题仍急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特别是土 壤环境基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理论和方法等方而,与国 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环境科学研究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研发与工程化应用取得了哪些进展?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总体 上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和 地区。国外土壤修复己有40年~50年的历史,己经形成了专业化和 实用化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完备的修复产业链和修复市场,具有成 熟的修复工艺、配套的修复材料、成套的修复设备、高素质的咨询专 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而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 只有短短10年时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几年发展较快,一 批自主研发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始进入工程示范阶段,一批国外先进的 技术设备和修复材料也开始引进国内,一批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试点项目和污染地块修复工程项目开始启动。从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 复的咨询机构、专业修复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土壤修复 产业和市场发展迅速,己逐渐成为新兴的环保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的 增长点。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水平和工程经验, 处于边实践、边提高、边摸索、边总结的阶段。就农用地而言,受污 染耕地土壤修复技术研发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相当。“十五”以 来,通过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支持,开展了植物修复、农艺阻控、化 学调控、农艺和化学相结合等控制和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作,包括 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低积累品种的农艺阻隔技术、 水肥调控等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等,发展了有机污染农田土壤的生 物修复技术、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近年来,有些技术己开 始应用于大规模耕地土壤的修复。比如,我国科学家在国内发现了碑 的超富集植物一蝦蚣草,具有极强的耐碑毒能力,其叶片富集碑的含 量一般达到0.5%,比普通植物高出成千上万倍。研究团队分别在湖 南、河南、广西等地,成功建立了碑污染耕地土壤植物萃取修复工程,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碑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案例。我国科学家还将镉富集 植物伴矿景天应用于镉污染耕地土壤植物萃取修复工程。另外,我国 科学家还开发了可有效阻控水稻可食部分(稻米)中镉积累的生物炭 阻控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质赤泥和富含硫基的植物秸秆粉末作为钝 化剂,同时结合锌对镉的拮抗作用,降低农产品中镉的含量。 相对而言,我国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技术水平、施工能力和工程经 验总体上较落后。起初大多采用水泥窑技术、填埋技术为主,目前正 逐渐发展成为以热脱附技术、化学氧化技术、气相抽提技术、固化/ 稳定化技术等为主流技术,适用于原位和异位处理的工程技术体系。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通过科技部“863”计划、环保公益 性科技专项等项目,重点支持了重金属、农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石油等污染土壤修复共性技术研究,并开展了小范围的示范验证工 作。“十二五”期间,科技部“ 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启动了“污 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重大项目,推动了关键土壤修复技术和装备 创新。我相信,通过未来5年~10年不断努力,一定能够使我国污染 地块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大大推动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国外土壤治理发展情况 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在国外己经开展多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 有30多年的管理经验。而在我国,无论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认知水平, 还是国家经济实力,土壤环境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借鉴国外 的经验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 土壤污染防治现状,国外有哪些土壤环境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木报 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 立法是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土壤 环境保护的立法。这些国家土壤环境保护立法有哪些特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各个 国家土壤环境保护的立法背景和法律设计有所不同,从立法体例上 看,既有专项立法模式,也有分散立法模式。专项立法模式将土壤环 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相关内容作为单行法规进行立法。一些国家虽然 没有制定专门的土壤环境保护或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但多在其《环 境保护法》中设专章规定土壤环境保护或土壤污染防治的问题。 日木是世界上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较早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 日木的“痛痛病”等公害事件诉讼的胜利推动了日木政府在环境治理 方而的立法。为应对1968年发生的“痛痛病”事件所反映的农用地 土壤污染问题,H本政府于1970年颁布了针对农用地保护的《农用 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分别于1972年、1978年、1993年、2999年、 2005年和2012年进行了修订。随着日本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 六价洛等重金属污染为特点的城市型土壤污染日益显现。为进一步满 足社会对城市型土壤污染的防治要求,日本于2002年颁布了《土壤 污染对策法》,弥补了城市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方面的空口,成为 Fl木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依据。《土壤污染对策法》也分别于2005 年、2006年、2009年、2011年和2014年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 了相关制度。 美国最主要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1980年颁布的《综合环境反 应、赔偿与责任法》(又名《超级基金法》)。该法是受到拉夫运河填 埋场污染事件的直接推动而出台的。该法实施后,被列入《国家优先 名录》中67%的污染地块得到了治理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九类题型清单).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