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土壤修复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
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在 2020 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 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与此同时,各地针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中。截至目前,北京、天津、 山西、内蒙古、辽宁等 23 省(区、市)已印发省级工作方案。此外,在 2015 年首批启动的 14 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年度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天津、河北、辽宁等 17 个 省(区、市)2016 年又启动了 142 个试点项目。 不仅如此,由国家支持建设的 6 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已基本完成建设方案编制, 其中浙江台州、广西河池和广东韶关的先行区建设方案已在环保部备案。在地方立法上,福 建省 2015 年发布了《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 ,湖北省也于 2016 年发布了《湖北省土壤 污染防治条例》 。吉林、湖南、广东等省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地方法规正在制定之中。除了这 些,目前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 13 个省(区、市)的环境保护部门成立 了土壤环境管理处,专门从事土壤环境管理工作。 土壤修复行业迎来拐点 2017 年,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将迎来多项进展。 根据“土十条”时间表,各省(区、市)要在 2017 年底前完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的制定、项目库的建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完成。 2017 年还要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 5 个管 理文件,发布或修订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分 析认为,“土十条”强调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将带来相应的监测设备投资 192 亿元以 及每年运营 50 亿元。 此外, 《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在 2017 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一审。 《土壤污染防治 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于去年 11 月对外征求意见。 《土壤污染防治法》 将在治理污染的经济来源、 向污染者追责等多个核心问题方面取得 突破,并对土壤污染治理中涉及的程序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有望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 金”,解决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来源的问题。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广阔,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进行测算,土壤修 复市场空间高达 4.6 万亿元。 据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以“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 为契机,限制土壤修复 市场发展的问题逐步解决,行业空间有望快速打开。 通过对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分析了解到, 随着各地土壤修复实施细则的不断推进, 我国土 壤修复行业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出来。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污染问题不断引起重视,因此,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前 景可期。 前土壤修复市场仍以政策引导规划为主。随着“土十条”及配套政策出台,行业景气度不 断提升,市场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 年产业规模只有 30 亿元,2016 年增长至 90 亿元,我们预计 2017 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240 亿元。 土壤环境总体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① 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约为 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染次之, 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②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 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③ 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区和 采矿区等区域超标率在 30%左右。 土壤修复政策不断深入 2016 年 5 月 31 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备受关注的环保“土十条” 正式出台。2016 年底,环保部先后印发《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工作实施方 案》和《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 ,积极组织推动“土十条”各项工 作落地生根。 为了摸清土壤污染的家底,环保部、财政部、国土部 2016 年 12 月底联合印发《全国土 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 部署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确保在 2018 年底前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