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土壤修复迎来政策红利行业市场广阔
土壤修复国家政策
【编者按】土壤污染防治法近日再现大动作,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希望从法制的高度明确政府和污染人在土壤污染预防、治理、修复、监管和保护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分析人士认为有望直接倒逼行业需求在短期内集中释放,推动行业订单爆发式增长。
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还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尚无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刚刚起步也意味着市场空间很大。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各种形式的污染物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最终受体,也受到明显影响。根据测算,目前全国污染地块超过50万块,有待修复的土壤污染面积近4亿亩。
虽然“土十条”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了纲领,指明了方向,但是目前土壤环境恶化趋势不容乐观。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被提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也被曝光,于是环保部与农业部共同制定了《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为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土壤污染防治依然需要上升到政策高度,以法制手段保护土地健康。在千呼万唤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终于站在了触手可及的地方。
对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修复来说,此次草案审议对完善该领域立法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意味着,离真正的土壤防治法落地已然不远,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法律体系会逐步成型。同时,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
此外,环保部表示将加紧编制《“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和《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布设方案》。在财政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奖金,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预算达146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据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可达1.3万亿元,其中,耕地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3960亿元,城市场地修复规模约为7600亿元,油矿区治理规模约为1700亿元。
《土十条》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基本国控点位设置,2020年底前实现所有县市全覆盖。目前铺设的基础点位仅有2万个,尚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而根据农业部、国土部和环保部规划,将新增16万个国控点位,时间紧任务重,按照每个点位设备投资10万元,每年运营3万元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土壤监测设备及运营总额达408亿元。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土壤修复行业起步早,行业产业链完整,涵盖了调查评估、方案设计、修复工程施工监理、设备制造等方面,仅2012年营收高达80.7亿美元。《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是美国最全面的规范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的法律,其对美国的污染场地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日本自颁布了《土壤污染对策法》后,明确对土壤进行污染调查,对污染区域进行公示制度,制定污染区域的管理办法以及土壤污染的财务支援措施等,进而带动了土壤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业界纷纷表示短期内土壤监测和调查市场将迎来重大利好。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土壤监测设备行业市场增量可达45亿元。相关的检测机构、企业、设备供应商也因此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土壤检测以各地环保部门为主,商业检测机构为辅。与之相关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有SGS通标、CTI华测、澳实等。据悉,在2016年前5个月,许多土壤、地下水检测中心业务量都较少,“土十条”发布后,土壤检测项目明显增多,并一跃成为热门检测业务。检测机构纷纷表示,检测中心的相关业务甚至达到饱和。
从事土壤调查和监测的企业也因此受益。迄今为止,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已公布三批《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从业单位推荐名录》,上榜的单位中从事污染地调查评估的共37家,从事分析监测的共7家,其中不乏高能环境、北京建工环境等著名修复企业。此外,相关代表企业还有中金环境、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
这些企业有的综合实力强大,以北京建工环境为例,公司拥有热脱附、生物化学还原等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工程项目经验丰富,又具有国资房建企业背景,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有的企业则专攻某个领域,以天瑞仪器为例,公司深耕仪器仪表领域多年,在土壤检测仪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林在“2017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上表示,在场地调查与监测方面,目前只有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很难支撑现有的污染场地调查。他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只有场地的调查,对污染场地的采样、监探,包括快速监测仪器的使用、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等,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我国风险评估方法过于保守,难以客观评价风险;修复技术方面基本上缺失,也缺少技术规范。
热力学修复、热解吸、常温解吸、气相抽提、化学淋洗、植物修复、化学氧化、生物化学还原
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还原、热脱附、气相抽提、植物修复、化学淋洗、工业炉窑协同处理、阻隔填埋、可渗透反应墙
原位固化/稳定化、气相抽提、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化学氧化、原位化学淋洗
矿物稳定化法、土壤淋洗法、封包固化法、反渗透墙法、集约法、化学氧化法、气相抽提法、生物降解法
热解析、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固化/稳定化、气相抽提、PRB反应墙、原位地球化学稳定化
应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原位化学还原、化学氧化、美国进口高级喷涂型隔气膜隔离联合地基被动式集排气系统的联合修复工艺
加压高级氧化技术、高速异位土壤淋洗、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常温/高温热解析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气相/多相抽提技术、可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常温解析,气相抽提、土壤淋洗、化学氧化、生物化学还原、强化微生物修复、固化/稳定化、热解析、植物修复技术
异位稳定化技术、 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原地化学氧化、异位生物堆技术、异位生物堆技术
有机污染的土壤热解吸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技术,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技术
化学氧化、化学还原(ISCR)/厌氧生物修复、重金属固定化/稳定化、好氧生物修复、生物强化还原脱氯
加压高级氧化技术、酸性土壤调理技术、高速异位土壤淋洗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常温/高温热解析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气相/多相抽提技术、可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降解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土壤气相抽提和生物通风技术
热解吸技术、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常温解吸、移动式热脱附系统
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化学还原技术 、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蒸气浸提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特异高效菌株/超富集植物联合修复的诱导筛选技术)、稳定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原位化学还原(ISCR)/厌氧生物修复技术、好氧生物修复技术、 固定化/氧定化技术
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土壤淋洗 原位多相热处理或热脱附、土壤气抽提(SVE)、土壤及地下水多相抽提(multi-phase extraction)、生物通风、 空气注入、植物修复 渗透反应墙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热分解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渗透反应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