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初步设计
土壤修复方案(1) 湿地公园土壤修复方案 一、土壤背景资料 1、土壤及降雨蒸发量本底数据 根据xx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数据,xx国家湿地公园内表层土壤类型不多,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黑土的平均有机质含量为4.81%,pH值为7.2,呈微碱性。全氮含量为0.17-0.27%、全磷含量为0.12-0.16%、全钾含量为1.7-2.9%,属于潜在肥力最高的土壤,但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不大。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为3.28-3.89%,pH值为8.2,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较大。草甸土的有机质含量很低,大约为2-3.2%左右。水的矿化度较高,土壤盐碱化逐年加重,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最大。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48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638.1mm,5-7月蒸发量最高,约占全年蒸发量的1/3。 根据xx农技推广站2011年的文章《xx市土壤养分状况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据,本地区土壤pH值为6.9~8.5,有机质为2.5~3.03%,速效氮123~144,速效磷17.1~32.6,速效钾为95.6~233(1984至2010年调查数据)。以上本底数据表明该地区农田表土及园区内原有表层土基本理化性质满足一般绿化种植要求。若将园区内该种理化性质的表土开挖后加以保护,可基本满足日后的绿化需求。 2、xx湿地公园人工山体土壤本底调查 2015年6月25日,我们在xx的带领下,在该湿地公园进行了基本情况的摸底,并采集了6个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土壤样品1-6号分别由山顶至山脚,采样深度为30cm,约每10m高度采集一个混合样品(每个样品为5个以上采样点混合至最终不少于500g)。检测结果如下: 样号 土样 样品源 --- --- --- 1 >40m山体 2 30-40m山体 3 20-30m山体 4 10-20m山体 5 0-10m山体 6 山脚 检测结果如下: 样号 PH EC mS/cm 有机质% 全盐量g/kg --- --- --- --- --- 1 9.5 0.321 0.482 1.42 2 9.6 0.329 0.443 1.40 3 9.8 0.299 0.550 1.39 4 9.8 0.335 0.564 1.44 5 9.8 0.341 0.498 1.50 6 10.2 0.598 0.304 2.43 以上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工山体土壤的pH值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盐量超标。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 根据采集样品检测结果,山体土壤存在严重的酸碱度不平衡、有机质和氮磷含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土壤结构也存在板结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一般绿化种植要求,必须对园区内绿化土壤进行改良。 在土壤调查过程中发现,山体土壤强碱性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常见园林植物几乎不能生存。部分试种的乔木大部分枯死,只有少量换过土的地块试种的沙棘存活。土壤如不加以改良,将会继续污染低势土壤,严重影响今后绿化种植。 另外,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严重不足,与国家相关绿化种植土壤标准中的最低标准相差太远,不能满足园林绿化种植的基本要求。如不加
normmaster印刷不受boschbelt assembly line交付n62a.pdf
chlecture-trade and policy reform latin americagerber拉丁美洲贸易政策改革.pdf
电气零件清单说明组装布置图parts component电器组件.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