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土壤修复现状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70多万公顷。2023年,下达奖补资金142亿元,提前下达2024年度奖补资金107亿元。2023年新增7个山水工程,计划修复面积55万余公顷。
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该行业涵盖矿山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修复行业的产业链结构清晰,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提供修复技术和材料的供应商,如生物技术公司、环保材料供应商等,为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材料支持。中游是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者,包括专业的生态修复公司、环保工程公司等,负责项目的实施、监测和评估。下游则是生态修复项目的受益者,包括政府、企业、社区等,享受生态修复带来的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
生态修复行业细分领域广泛,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共同推动生态修复行业的全面发展。
根据《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70多万公顷。2023年,下达奖补资金142亿元,提前下达2024年度奖补资金107亿元。2023年新增7个山水工程,计划修复面积55万余公顷。
“十三五”以来,在重点区域流域部署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带动全国累计修复治理面积32万公顷。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状况和周边人居环境。2023年新增支持18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预计修复面积2.6万公顷,新增中央补助资金36亿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十三五”以来已支持沿海城市实施17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整治修复海岸线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拨付中央财政资金49亿元。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红树林面积增至2.92万公顷,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
在生态修复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和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规划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标准规范建设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创新。
生态修复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生态修复工程外,城市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新型项目将不断涌现,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想要了解更多生态修复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生态修复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规模、生态修复市场供需求状况、生态修复市场竞争状况和生态修复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生态修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生态修复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