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世界土壤日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盛大开幕
全国土壤修复大会
12月5日是第五个世界土壤日。今天上午,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致辞,刘丛强院士、朱利中院士、骆永明研究员以及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总经理高艳丽在开幕式作主题报告。
此次全国土壤修复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中国土壤学会、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承办,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大会将持续到12月7日,期间安排了50余场研讨和展览活动,来自政、产、学、研、金融等各方代表近2000人参加,规模创下国内土壤科学相关会议之最。
大会旨在为加快提升国家土壤修复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为解决世界土壤污染问题介绍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和经验。围绕十大主题展开交流与研讨,内容涵盖土壤污染过程、效应与源解析,土壤污染调查、监测和评估技术及应用,并分别对农用地、工业污染场地、石化污染场地等不同类型的修复科技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开幕式后,张桃林副部长、孙鸿烈院士等领导和嘉宾集体来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展台参观,大会组委会主席骆永明研究员,修复公司总经理高艳丽陪同参观。
张桃林副部长通过观看北京建工修复在全国开展的行业示范性和代表性工程案例,充分肯定修复公司十多年来创新领跑的成绩,鼓励修复公司要坚持技术引领,积极服务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孙鸿烈院士十分关注北京建工修复的土壤修复技术创新和应用工作,详细了解了土壤淋洗、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及应用成果,并听取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情况介绍。
修复公司展台以“领跑·见证”为主线,从修复行业开拓者的视角,通过行业大事记、电子屏、VR技术等形式,展现我国环境修复行业2007年以来的重要发展成果,以及在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模式创新等方面“从借鉴到超越”的成长之路。
开幕式上,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总经理高艳丽作为修复企业代表,作《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前景与工程技术应用实践》报告,分享产业发展成果与前景。
报告以“科技创新聚焦一个平台、市场规模呈现两大增长、商业模式实现三大转变、工程实践经历四个阶段和产业前景培育五个趋势”,系统总结了环境修复行业十一年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实现了修复技术装备由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商业模式由单一工程向综合服务转变,行业发展由修复的单一环节向全产业延伸。
同时提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修复产业现有发展模式和经验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未来,技术变革将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做出根本性改变,呈现出“技术颠覆性”、“思路模式综合性”、“产业链分散强化”、“产业发展国际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五大发展趋势。产业将朝着更加综合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迈向“环境大建设”时代,中国修复企业也会更多进入国际修复市场,为解决世界污染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信息技术和智慧技术的发展也将与环境修复产生更多融合。通过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全球创新,推动实现修复产业的需求成熟、技术成熟、生产成熟,环境修复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5日下午-6日上午,北京建工修复公司作为召集人之一参与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以及“城乡空间规划、绿色金融与修复科技创新”两个主题分会场将同期举行,欢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