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论当代土壤修复技术现状与趋势
土壤修复现状
土壤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向土壤系统排放后,当数量超 过土壤自净能力时,会破坏土壤成分结构的平衡和:土壤功能,乃至出现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矿区污染是耕地污染和场地污染外,我国同样需要加以重视的土壤污染来源。矿区污染 主要来自金属矿、煤矿开采中的污染,某些情况下,矿区附近的地下水污染也纳入矿区土壤 污染范围之内。我国矿 山污染问题虽不及耕地污染和城市场地污染备受关注,但其污染程 度已开始受到关注。据中国环保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 年底,我国113, 108座矿山中,因为采矿活动而占用、破坏的土地面积高达332.5 万公顷。
场地污染指有工业厂区布局的土地上主要来自冶金、石化、化工、农药等工业行业的污 染物排放导致的土壤污染。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用地调整过程中,工业迁出城市, 形成 了城市中较大规模受污染的遗留场地。我国对这一-污染的 关注开始较晚,直到2004 年原国 家环保总局才要求对工业搬迁遗留的城市污染场地进行监测和修复。目前这部分土壤污染形成了城市地区对土壤修复的主要需求。
我国工业和农业的粗犷式发展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工业和农业经历 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及时重视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 重。从工业污染角度看,土壤无机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选矿厂、冶炼厂、铅蓄 电池厂、氯碱厂等工业工厂的废物排放;非金属砷和硒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电子工业等;而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石化、煤化工、农药等行业。从农业土壤污染角度看,化肥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农业迅速发展,由于相应环境监管与保护措施的缺失,各地普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 其中,尤以率先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起飞的东部和中部较为发达地区为甚。我国严重土壤污染 区320个,约548万公顷。从不同的土地类型来看,关数据显示,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 积有近2, 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受矿区污染的土地面积达到200 万公顷,石油污染的土地面积约有500 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有5万公顷,由上述四类土壤污染估算面积相加可知,我国至少有近3, 000万公顷的污染土地。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 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分析从2008年到2012年我国城市工业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工业 企业数量不断上升,但其中分布于市辖区的工业企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表现出工业逐步从 城市中迁出的情况。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1 年至2008 年间我国关停并转迁企 业数从6,611 迅速增至22, 488个。工业的迁出给城市留下了很多工业遗址,特别是发达地区的重污染行业遗留的工业场地,是城市土壤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
全国受污染耕地1.5 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 36,大部分为重金属污染。根据2013 年12 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我国中 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 000万亩左右, 这部分耕地已经不能种植粮食。受此类污染的重点区域多是过去经济发展比较快、工业比较 发达的东中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中,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 于严重超标。耕地污染包括铬、铜、汞、砷等化学污染,且重金属为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构成。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危害极大。.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 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 万平方公里。根据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土壤污染按照污染成分可以划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包括酸、碱、 重金属以及砷、硒等非金属化合物造成的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 有机溶剂、合成洗涤剂等造成的污染。按照受污染土地的类型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场 地污染、油气田污染、矿区污染和农田污染。按照污染源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土壤修复则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 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起步较晚。为了调查中国土地污染的现状,原国家环保总局和 国土资源部耗资10亿元联合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及其预防措施的调查工作特别是对 农业用地的调查。2014 年4月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但对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仍没有清 晰而准确的认识,相关的 土壤修复行业发展也是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和欧美成熟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体系相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有关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