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精讲作物与土壤健康共谋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土壤修复
2024年7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福建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班迎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著名农业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潘灿平教授为这批被精心选拔并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头雁”学员们,带来了题为“作物与土壤健康科技赋能农产品及标准化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课程。潘教授不仅深入解析了作物与土壤健康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作用,还特别强调了科技在其中的赋能效应,特别是纳米硒等前沿技术的实践应用,为“头雁”们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专业素养与科技应用能力。此次讲座不仅是对“头雁”项目培育农业领军人才目标的积极响应,更是为推动我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
讲座伊始,潘灿平教授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作物生长与土壤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强调,健康的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壤污染,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潘教授的话语,不仅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土壤健康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农业科技新领域的热情。
随后,潘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作物与土壤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从生物肥料到土壤改良剂,从精准农业技术到纳米硒的实践应用,他一一列举并深入剖析了这些科技手段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潘教授指出,科技赋能农业不仅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更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途径。
在讲座中,潘灿平教授特别强调了纳米硒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他通过实际案例和精准数据,展示了纳米硒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以及提升农产品营养价值方面的显著成效。潘教授表示,纳米硒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更为构建科学、规范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他强调,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将确保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高质量的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就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潘教授提问。潘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他鼓励学员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头雁”学员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农业科技重要性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投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中国农业大学不断加强农业各领域专家资源,为“头雁”项目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农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