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环保总局调查土壤污染状况开展修复治理试点示范
土壤修复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顾瑞珍)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环保总局目前正在加紧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记者近日从环保总局获悉,其他污染形式可以通过污水横流、黑烟滚滚等外在表现形式向人们敲响警钟,而土壤污染却往往容易被忽视。环保总局公布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显示,由于一些地区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污水灌溉等,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这两次土壤普查的目的都是针对农业生产而进行的,主要是了解土壤肥力,而对土壤污染“说不清”。
这次由国家拨款10亿元开展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总体目标是: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筛选并试点示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据了解,重点调查区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拟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