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湖南零陵“生态立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土壤修复
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21日电(唐小晴 唐高翔)古树参天、藤萝缠蔓的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东山广场人流如织。“每次回来,还是感觉家乡好,树木葱茏、河水清澈、鸟儿鸣叫,让人惬意。”外出务工返乡的居民王馨林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零陵坚持“生态立区”战略,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及“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大气、水和土壤源头防控措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2023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3.1%,土壤质量状况稳定,国控、省控考核评价断面100%达到二类以上水质,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和改善幅度均排名永州市第一;86项“夏季攻势”省定任务全面完成,排名永州市第一,先后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氧吧城市、中国森林城市、湖南省园林城市等荣誉。
零陵区积极探索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以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契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封山育林、万众造林、河道修复、退捕和矿山复绿等工程,生态绿色崛起步伐实现了“加速跑”。目前,零陵区有林地面积176万亩,油茶林面积30.97万亩,公益林面积47.5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94%。
夏日的潇水河沿岸,水岸清幽、环境优美。巡河队伍自香零山向萍洲岛沿河而下,看水质、找问题、抓整改。这支巡河队由“河湖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组成。
零陵区擦亮“千年鸟道”生态名片,开展守候候鸟安全活动,及时掌握迁徙停歇地动态,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如今,零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湿地面积1355.7公顷,野生鱼类和水中浮游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零陵区水系发达,境内河流有115条,零陵区织密、织牢河长制责任网,全面推动河湖长制落实落地;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河湖治理,创新实施民间河长制机制,全区20名民间河长和2000名志愿者一同参与巡河、护河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