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新污染物科普进高校分享前沿技术
环境污染的前沿技术
12月4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忠辉走进福建师范大学,开展了以“国家新污染物监测现状与机遇”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围绕新污染物监测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国家和地方新污染物监测工作开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新污染物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污染物是指在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可检测出来的,即使以低剂量进入也能够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较大风险和隐患的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具有长期的环境和健康影响。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通过大气、水、土壤等介质实现长距离迁移,并在生态系统中富集,长期蓄积在环境和生物体内。
黄忠辉指出,加强新污染物监测,对维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层次化监测体系建立还任重道远。而且,当前我国大部分新污染物的监测方法还较为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仍在不断完善中。
黄忠辉的科普动画与理论讲解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对新污染物监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张清静同学表示,通过此次新污染物科普动画的形式讲解,对新污染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了解到新污染物监测的背景和监测展望。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鼎萍介绍,新污染物治理需要先进技术支撑,如环境监测、风险评估、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举办讲座可促进技术交流与推广,分享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举办讲座,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专题讲座,由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福州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