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执法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
环保规范化管理手册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执法办案“事前练功、事中审查、事后总结”的全周期、闭环式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了精准执法、科学执法、依法执法能力。
事前强学习、练硬功全面提升执法能力。通过集中学、培训学、现场学等方式,持续开展执法基本功训练。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环保法、固废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新法律法规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执法文书制作、环保配套制度运用、新行政处罚办案系统运用等执法实务学习,针对性制作本辖区的化工、铸造等重点污染源执法手册,进行专题学习,做到一源一规范化管理。建立“复杂案件专班办、简单案件基层办”的机制,专门抽调执法骨干组建一支高效、快速、机动的环境执法重案专班,有效提升大案要案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法制、监测、执法+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内外大联动作战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联合办案等练兵活动,近三年,共查处案件22件,行政拘留1人,罚款64.7万元。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等科技“神器”,助力问题高效精准发现;同时,充分发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建立各部门乡镇环境污染线索协同通报机制,实施群众举报有奖,不断织密织牢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天网”。
事中高标准、严审查全面提升案卷质量。建立案件办理硬性规范流程,100%实行执法、办案全过程上平台,做到每个案件必须移动执法系统立案审查后录入甘肃省行政处罚统一办案系统,近三年移动执法录入1411条;100%执行甘肃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做到每个案件必须按裁量基准规定调取相关证据,计算罚款金额,有效降低行政处罚廉政风险。聘请专业的法制审核人员建立法制审核团队,按照生态环境部案卷评查标准的要求,实行一般案卷执法人员初审和局党组会议二审的二级审查制度,重大案卷必须由法制审核团队进行审查,最后再集体讨论审议,确保案卷完整规范。配齐配全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实现“纸质文书+电子文书+音像记录”相结合的全过程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自觉增加行政执法外部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政府法治监督员参与生态环境执法;引入纪检监察机制,要求重点信访件、上级交办件和重大案件必须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动办理,推动案件依法依规办理。
事后重总结、学经验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创新开展“我的案件我来讲”“你的案件我来评”学习大讨论,执法人员以案件“办理人”的角色全面回顾案件制作过程,通过自身切实感受探讨优化案件办理流程,点评人员以案件“观摩员”的角色提出案外人员看法,形成此类案件办理最佳路径,通过讨论促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始终坚持开展局内部案卷评查工作,探索形成了“日常每卷必评、季度集中点评、年终表彰先进”的案卷评查工作模式,通过邀请专家过来评查和组织执法骨干走出去学习的形式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案卷质量逐年提高。建立环保司法协同会商机制,定期和县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召开案件总结会议,就刑事犯罪、行政拘留和生态损害赔偿等事宜进行会商,学习先进侦查手段和办案思路,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案件办理水平。
主办: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民乐县信息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62072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