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北京十大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将成新经济增长点
新型环保技术
近日,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系列推广活动”上,北京市科委宣布,在北京市范围内启动推广十大节能减排技术的活动。
十大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分别为高效节能、低污染新型天然气锅炉,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监测与分析技术,砂基透水砖及砂基雨水利用技术,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农村住宅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能源草开发与种植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水泥厂余热余压发电关键技术。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介绍,今年,北京市多个政府机构都将进行节能改造,带头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另外,还将通过政府采购等相关优惠政策,把这些技术推向市场。
高节能、低污染的新型天然气锅炉;能洞察大型建筑能耗高低的能源利用监测与分析技术;可替代煤的环保燃料“节能草”……北京市科委将通过推广以上节能减排技术,推动替换部分北京现有大部分民用、工业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推动在北京郊区新建节能型住宅等。
据了解,水泥厂余热余压发电关键技术若在北京市33家水泥厂全面推广,每年可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76万吨。
而通过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监测与分析技术对北京市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诊断,并由此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将使新增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平均降低50%,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30%。若在北京市全面推广实施,可节约电能10亿度,节约标煤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400吨。
据悉,这项技术有望应用到北京市30家办公用房和800万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示范工程中。
10项节能减排的创新性科技成果在带动节能减排技术消费的同时,还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为例,示范工程每户居民改造成本不到1万元,仅五六个采暖季就能收回成本;“能源草”若种在北京市适宜植被恢复的近200万亩土地上,最高年产值可达17亿元;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就达2400万元……这些技术的推广将以市场化手段让北京市民在最短时间内体验科技研发的成果,使科技创新的性价比最大化。
朱世龙表示,北京市科委选准公共建筑节能这个突破口,确定高能耗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为重点,在能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先后投入近3亿元,支持了30多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工作。
今后,北京市科委将继续在推进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方面,紧扣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科技需求,重点实施两项任务:一是开展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与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开展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研究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