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前沿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在国家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城镇建筑总能耗的25%以上
?一周前菲律宾的塔阿尔火山突然爆发,附近的村庄被厚厚的火山灰覆盖。在如此艰难的时期下,菲律宾并没有沮丧,反而进行了废品利用;菲律宾环境部将一座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与塑料垃圾混合在一起制成了砖,对菲律宾持续存在的污染问题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作出了创造性的回应。
近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Valais Wallis学院的研究人员申请了一项新概念的专利,该概念可将卡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近90%。过程是将二氧化碳捕获在排气系统中,将其转化为液体并将其存储在车辆上。然后将液态二氧化碳输送到服务站,在那里液态二氧化碳会被转化为传统燃料。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赵天涛团队得到多株全好氧微生物菌剂,成功研发了新型生物处理技术,让“三高两低”废水有了更好的解决策略。
近日,《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概述了这项新技术,其灵感来源于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自身食物的方式。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新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
导语:为了减少碳足迹,壳牌公司在菲律宾一家炼油厂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关于能源过度消耗的抗议活动开始在全球产生影响,化石燃料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表示其正在响应社会的呼吁,努力实现《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规定的低排放目标
10月9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共有三位,分别是97岁的约翰·古德伊纳夫(John B. Goodenough),现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程学教授;77岁的斯坦利·惠廷汉姆(M. Stan
英国伯明翰大学2019年8月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作为欧盟资助的地平线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循环经济环境下的稀土磁性材料可持续回收、再加工和再利用”(SUSMAGPRO)的一部分,伯明翰大学作为重要参研单位,于近期获得了超过4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建立从废料中回收稀土金属的试点设施
《中国的核安全》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它阐明了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长达91米的大叶片,再次刷新了东方电气此前保持的中国最长叶片纪录。几十名身着蓝色工服的工人手持国旗,张开手臂,举起大拇指。在他们旁边,东方电气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B910A型叶片正式下线米的大叶片,再次刷新了东方电气此前保持的中国最长叶片纪录
将利用全球的卫星网络来监测全球所有大型发电厂的碳排放,并结合卫星成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跟踪这些发电厂的排放水平,并将监测数据公之于众!
本文介绍的光液,即醇类燃料(液态阳光)可以让人类完全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
12月24日,记者从2017年中央空调协会年度庆典大会上获悉,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西安工程大学和山东金信纺织风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历时三年的开发实践,共同研制成功的JF35/35-11系列桨翼型大风量节能纺织轴流风机,是国内唯一一款碳纤维纺织节能风机。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获悉,科研人员通过调查武汉湖泊群以及三峡库区微塑料污染状况,为世界了解微塑料在淡水系统中的污染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17日从中广核方面获悉,其开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16日在北京通过中国院士专家团鉴定,该技术能够高效降解常规手段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属国内首创,居全球领先地位。
根据《关于印发〈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关于印发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工信部近日公布了《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典型做法》。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7)》,以下是案例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应用及发展前景。
近日,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以下简称“双新会”)上,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在有燃料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使用,一旦燃料用完就会自行分解的材料,有望缓解塑料及电子垃圾的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