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构建低碳标准体系厦门发布四项技术规范
环保技术规范
人民网厦门8月25日电 (张萌)25日,厦门2021年“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思明区东坪山举行,该活动由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思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现场,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厦门市低碳工业园区验收技术规范》等四项验收技术规范,思明区人民政府就辖内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巩固提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厦门市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计划》,明确各区要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景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等多个低碳示范区创建工作。
厦门先行先试,组织编制《厦门市低碳工业园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社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之近零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统一简称《技术规范》),推动低碳创建过程中验收技术规范可依据。
据了解,《技术规范》主要包含范围与定义、验收基本要求、低碳化建设原则、验收过程、指标体系框架等内容。其中,低碳工业园区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低碳社区指标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低碳景区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近零碳景区设置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根据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景区建设特征及管理情况,利用指标得分法分成一星、二星、三星共三个不同等级,一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60-75分,由驻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验收;二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75-90分,由各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验收;三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90分以上,由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验收。
《技术规范》指标体系在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能源、环保、资源、建设、管理等方面设置各示范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了加分项,旨在鼓励低碳工业园区、社区、景区创建过程中,以指标体系为导向,不断进行项目筛选、优化、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推出的《技术规范》既考虑到厦门各示范区的碳排放、建设管理、用能类型、产业类型等实际基础情况,又对各示范区的低碳建设、管理起到引领作用。
此外,在启动现场,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就《厦门市低碳工业园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社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之近零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等文件进行解读,厦门市各区相关负责人交流介绍了2021年度低碳创建目标和工作进展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