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中国石油大学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2、脱水泥饼的热处理和热解吸技术 热处理和热解吸技术是 90年代初国外迅速发展并获得应 用 的 工 艺 。 主 要 有 包 含 低 温 ( 107 - 204℃ ) — 高 温 (357-510℃)加热蒸发—冷凝步骤的含油污泥处理工 艺、利用锅炉排放热废气干燥含油泥饼及热解吸工艺。 热解吸工艺是在一个装有叶片转子的反应器中,把污泥 从299℃加热至399℃,并通入蒸汽,使烃类在复杂的水 合和裂化反应中分离,并冷凝回收。这些工艺都能从泥 饼中回收油,并使泥渣达到直接填埋的要求。
无害化处理含油污泥是利用不同性质的化学物质对含油污 泥进行物理化学固化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 且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所有有害成分不再析出污染环境。 选择有效的分水剂是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成功的关键,利用 分水剂可以脱出污泥体系中存在的四种不同形态的水:
含油污泥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一般由水包油、油包水 乳状液以及悬浮固体杂质组成,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 乳状液体系。水合、带电性造成了稳定的分散状态,有 一层或几层水附于表面而造成了使颗粒相互结合的障碍, 同时污泥颗粒一般都带负电,故含油污泥中大多数颗粒 是相互排斥而不是相互吸引。由于其固相含量低,含水 率高,因而体积庞大。
污泥的含水率变化较大,底部沉积的不流动的污泥, 平均含水率为75.25%,其密度为1.088g/cm3;排放时 的污泥含水率在90%-95%左右。
污泥中的油一般可分为可浮油、乳化油、溶解油等,这 是使含油污泥粘度大,难于脱水处理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污泥中含油量可达 30%。然而污水处理工艺 的不同,含油率也不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沉降罐中 加入净水剂, 对悬浮物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对各种油/ 水形成的乳化油也有显著的破乳作用,达到油、泥的共 沉,因而将乳化油转移到了污泥中,这种污泥一般含油 量较高。而采用“先除油,后除渣”的水处理工艺,可 从源头上减少含油污泥的含油量。
固化剂的作用是将含油污泥中的有害物质(污油、有害气 体等)固定或锁在惰性物质中,经稳定化和固化使有害物 质渗透性和溶出率大大降低,并形成一定的机械强度,便 于排放,不泄漏污染,从而达到环保要求。固化剂是一种 气硬性材料,当与含油污泥接触反应后形成可塑性,但在 较短时间内又失去塑性,逐步形成坚硬的固体。固化剂通 过化学反应将含油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吸收稳定在固化剂的 晶体中,再由吸油剂及分水剂的综合作用,完成对含油污 泥的无害化处理。
不管现行的那一种方法,其根本着眼点都是视含油污泥为 废弃物,或仅仅着眼于利用其自身的燃烧热,而忽视了废 物处理的最高原则:此废物为彼资源,即含油污泥的资源 性。事实上,含油污泥不仅含有一定的有机物、燃烧热, 更重要的是其在产生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絮凝剂,因而含有 大量的絮凝剂成分。换言之,含油污泥不仅仅含有一定的 热能,而且资源性非常丰富,是生产或回收絮凝剂的良好 原材料。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够综合处理和利用含油污 泥、从根本上解决含油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且变废为宝的技 术是国内各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间隙水:是固形物质粒子中间包含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 70%,比较容易脱出; (2) 表面吸附水:是浮着于固形粒子表面并随粒子移动的水, 约占污泥水分的5%,需要一定的机械能才能脱出; (3) 毛细管结合水:在固形粒子间形成一些小毛细管,这种毛 细管有裂纹形和楔形两种,并且充满整个间隙内,约占污 泥水分的20%。排除这部分水需要消耗大量的机械能; (4) 内部水:指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和絮体连段上的吸附物水化 水。该部分水单靠机械方法不能达到排除的目的,需采用 生物化学法、冷却法破坏细胞膜才能排除。该部分水约占 污泥水分的5%。
1、含油污泥的主要成分 含油污水本身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 胶质、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 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投加了大量絮凝剂、缓蚀剂、 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因此,不同的污水水质、 处理工艺和药剂,含油污泥的排出量和物性差异较大。 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 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 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随着国内油田的不断开发,采出污水量急剧增加,由之 产生的含油污泥量也急剧增加,其总量已达100万吨/年以 上,这些污泥不仅含油,而且含有各种油田助剂成分, 自然条件下完全分解需要上百年时间,不仅直接占用土 地与空间,而且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在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油田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生 产难题,国内外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相继研究实验 过焚烧、固化、地耕法等处理方式,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 有研发成功一种适用于含油污泥处理的经济而又有效的 方法。
2、污泥的危害 (1) 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 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 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 处理费用和工作量。 (2) 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 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污染了 环境。 (3) 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 使清罐周期缩短,清出的大量污泥含水率高,无处堆放, 污染环境,增加了成本投入。
1、含油污泥的机械脱水技术 经重力沉降脱水后的含油污泥是黑色粘稠状液体(含水率 一般小于96%),称为污泥浓缩液,每个站的年产量往往 达万吨以上,必须进行机械脱水减容。污泥脱水前,须进 行调质。 (1) 污泥的调质 污泥脱水过程实际上是污泥的悬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对运动, 而污泥的调质则是通过一定手段调整固体粒子群的性状和 排列状态,使之适合不同脱水条件下的预处理操作。污泥 调质能显著改善脱水效果,提高机械脱水性能。
3、脱水泥饼的生物处理技术 据文献报道,如进料中的碳环化合物、芳烃和油的浓 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则生物处理的运行成本比焚烧 处理费用低40%;只要在生物反应器内保持合适的pH 值、足够的溶解氧和营养盐浓度以及良好的混合状态,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被降解,而逸出的少量有机物也 容易用活性炭吸收。 下图为某炼油厂的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示意图:
含油污泥中水一般可分为四种:游离水、絮体水、毛细 水、粒子水。存在于污泥絮体空隙之间的游离水,借助 于污泥固体的重力沉降可部分分离出来,絮体水藏于絮 体网络内部,只有靠外力改变絮体结构才能部分分离; 毛细水粘附于单个离子之间,必须施加更大外力,使毛 细孔发生变形才能部分去除;粒子水是化学结合水,需 要通过化学作用或高温处理,改变污泥固体的化学结构 和水分子状态,才能将其去除。
调质方法的选择应在测试含油污泥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在 含油量大于 10%时,易用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含油量大于 4%时,易用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使用前者时,分离后水和 固体在下层,而油在上层;用后者时,下层为含油固体, 而上层为水(水层中均含有可溶性油和乳化油)。
要使含油污泥的机械脱水效果好,还应按具体情况和要求 选择污泥脱水机械和设计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性质的测试、 脱水机械及其参数的选择等。目前使用的脱水机械主要有 带式压滤机和卧螺旋沉降式离心机和叠片式离心机。
含水50%的泥饼被输送到一台生物反应罐中。罐内通入氧或 空气,同时进行机械搅拌,并不断加入氨和磷酸等营养物质, 以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使其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处理后的残液进入罐中浓缩,在加入石灰后,再次进行离心 脱水,最终泥饼能直接填埋。该技术处理效果好,作业安全 (常温常压),经济合理,在提高氧利用率、降低药品消耗 和改进泥饼脱油效果等方面仍有降低成本的潜力。 生物处理法需将含油污泥混以松散剂、肥料和培菌液,经常 翻动并自然通风,历时41天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 该方法的缺点是处理周期长,油资源不能得到回收利用。
含油污泥主要产生于油田和炼油厂。目前油田开采大部分是采用早 期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方法。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油中含水 量越来越高,因而,在进行原油脱水中,原油脱水罐、贮油罐、污 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同时,在油田、炼油厂的附属污水 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曝气池等)也存在大量的污泥。
4、含油污泥固化处理 固化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含油污泥固化或包容在惰性 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以便运输、利用或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含油污泥中有害离子和有机 物对土壤的侵蚀和沥滤,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由 于这种方法是取代回填的一种更易为环境所接受的方法,对 于含油量低的含油污泥(如钻井含油污泥)一般多用此方法。
要通过调质—机械脱水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固(无机 固体)的三相分离,关键是使其中粘度大的吸附油解析和 破乳。为促使油从固体粒子表面分离,加入合适的电解质 可增加系统的电荷密度,使它们取代油组分优先吸附在粒 子表面,并使粒子更分散,为油从固体颗粒表面脱附创造 更好的条件。通过投加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葵烷等)、 电解质 (NaCl溶液 )或破乳剂(阴离子或非离子)、润湿剂 (可增加固体微粒表面与水的亲和力)和pH值调节剂等, 并辅以加热减粘(最佳为 50℃以上)等调质手段,实现 水—油—固三相分离。
含油污泥和一般污泥的可滤性比较 污泥名称 比阻/(cm/kg) 含油污泥 1000 一般污泥 25
用投加絮凝剂的化学调节法,就能使一般污泥中的悬浮微 粒凝聚并顺利进行脱水。但对于含油污泥来说,还必须加 上破乳剂和加热等其它强化手段。
含油污泥调质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①含油 污泥的性质和特点;②要适应所有脱水机械的性能;③ 脱水泥饼如何处理或利用。 含油污泥调质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以适当方式投加石灰、 煤粉等固体粉末调节剂,并混合均匀;其次再投加有机 絮凝剂,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含油污泥的脱水。 用硅藻土、石灰和飞灰等微细粉末作为调节剂,可以使 变形的含油污泥粒子形成有刚性的污泥骨架,使泥饼呈 毛细结构,从而提供更多的微细水流通道。此外,这些 固体粉末调节剂还能增加污泥粒子和水相的密度差,有 利于机械脱水。
含油污水中的污泥,主要来自于地层,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在钻井 和井下作业过程中留下的泥浆,有些是由于地层出砂造成的,也有 一些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药剂后形成的沉积物,其中相当一部分 是污水系统中的腐蚀产物。原油开采过程中,储层中微小颗粒与采 出液一起进入地面处理系统,是采油污水中产生污泥的主要来源, 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 产物和污垢、细菌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由于含油污泥粘度高,过滤比阻大,多数污泥粒子属 “油性固体”(如沥青质、胶质和石蜡等),质软。随 着脱水的进行,滤饼粒子变形,进一步增加了比阻。而 且在过滤过程中,这些变形粒子极易粘附在滤料上,堵 塞滤孔;在离心脱水时,还因其粘度大、乳化严重、 固 — 固 —液粒子间粘附力强和密度差小等原因导致分离 效果差。 Jonathan Zall 等人曾分别研究过一般市政污水 处理厂的污泥和含油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他们测定了 含油 3% ,含总悬浮固体 4% 的含油污泥(浮渣)和含总 悬浮固体 1%- 2%的一般污泥的比阻和可压缩系数,证 实含油污泥与一般污泥相比,其比阻大 40 倍,其可压缩 性系数大20倍,如表所示。
固化中所用的化学固化剂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系列 包括脲醛树脂、聚酯、环氧乙烷、丙烯酰胺凝胶体、聚丁二 烯等,无机系列有玻特兰水泥及磷石膏等。
根据不同油田含油污泥的特性,投加合适的浓缩剂静置沉 降脱水,使含油污泥含水由 99%降至 90% 以下,经离心脱 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50%-60%后,再采用物理化学分水化学固化技术进行固化处理,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无害化 处理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