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TCPCIF-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pdf
含油污泥处理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一般要求、技术选择、技术要求、资源化利用要求以及监督与管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集输、废水(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原油及其他有机物的泥、砂、水的
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工艺,对含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过
通过一定的手段调整污泥内部固体粒子群的性状和排列状态,以适合不同条件下脱水的预处理操
常温条件下,采用物理分离和处理剂深度分离技术,从而实现矿物油、油基钻井液回收和污泥无害
向含油污泥中加入适量化学药剂,制成与储层物性配伍的污泥调剖剂,再将其回注到油田注水井,
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高温将含油污泥中的油相经蒸馏、热分解、缩合等过程进行转化、分离,
通过化学药剂及热水共同作用于含油污泥,使其粘度降低,实现油、水、固体三相分离的处理过程。
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弃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
4.2含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环境噪声控制应符合GB31571、GB14554及GB
4.3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剩余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4.4含油污泥处理后剩余固相资源化利用场所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应遵守国家、地方相
5.1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应考虑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资源化利用需求等。
——针对含油量高的含油污泥,宜采用溶剂萃取、热解、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技术;
5.4有铺路、垫井场或作建筑材料需求的,可采用高温热氧化处理、固化处理或焚烧技术。
6.1.2溶剂萃取宜处理含油岩屑及清罐油泥等较为均质的含油污泥,油品应回收利用。
6.1.4常用的萃取剂宜选择轻质煤焦油、石油醚、石脑油、轻质油、苯、甲苯、丁酮或宽沸程组合溶
6.2.2含油污泥的焚烧方式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采用单独焚烧或与其他燃料掺烧处理。
6.2.3含油污泥的焚烧工程设计与污染控制应符合GB18484、HJ/T176以及SY/T6851的相关规定。
6.2.4焚烧处理产生的热能宜回收再利用,处理后的固体宜回收用于制备建筑材料。
6.3.1含油污泥的调剖应包括含油污泥分析、含油污泥基调剖剂的配制、调剖剂回注等。
6.3.2含油污泥分析应包括含油污泥的组分与固相颗粒粒径分析。组分分析可采用马弗炉焚烧法或索
6.3.3含油污泥调剖剂的配制应根据含油污泥特征、地层孔喉尺寸和油藏特征等确定。
6.3.4调剖剂中应添加悬浮剂与分散剂,控制固体颗粒的沉降时间大于130min。通常,高分子聚合
6.3.5调剖剂中应添加固化剂,增强含油污泥调剖剂在地层中的抗冲刷能力和封堵强度,延长封堵时
6.3.6含油污泥中的微生物对调剖剂性能存在影响,应通过添加杀菌剂或调节pH等方式控制。
6.3.7含油污泥调剖剂的回注处理设计应符合SY/T6851的相关规定。
6.4.1含油污泥的热解应包括预处理、热解、馏分冷凝分离、不凝气净化、油品脱臭等。
6.4.2预处理宜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分拣去除大块物料及铁屑、石块等杂物。
6.4.4热解产生的不凝气严禁直接排放。若作为热解炉供热系统的燃料利用,应进行净化和干燥;不
6.5.4高温然氧化产生尾气经二燃室、换热及脱硫、除尘等处理后排放;废热可用于含油污泥的处理
6.6.1含油污泥的化学热洗应包括流化预处理、热洗处理、离心分离处理等。
6.6.2流化预处理宜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分拣去除大块物料及杂物,并流化含油污泥。处理温度宜控
制在45℃以上。流化预处理后含油污泥中固体颗粒粒径宜小于5mm。分离装置应有防止油、水、泥
6.6.3热洗处理宜采用搅拌匀化、加热、投加化学药剂等工艺措施,清洗温度、化学药剂品种应根据
污泥物性、脱油效率等现场试验情况确定。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破乳剂、絮凝剂、pH调节剂、无机盐
6.6.4经热洗处理后静置或离心,实现含油污泥油、水、泥三相的分离并回收油品。
6.7.1含油污泥的微波处理应包括均质处理、微波处理、馏分冷凝分离、不凝气净化、油品脱臭等。
6.7.2均质处理系统由污泥均质机和污泥破碎混炼输泥机等设备构成。污泥均质机主要完成含油污泥
的混合、均质化。污泥破碎混炼输泥机主要对含油污泥中的硬质点进行破碎处理,并把含油污泥再次混
6.7.3微波处理的热转化炉加热温度为:室温至800℃,常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热转化炉可
6.7.5馏分冷凝器组应配备循环制冷机,利用5℃~10℃冷水进行馏分的深度冷却。
6.7.7微波处理后的泥砂相可用作铺设服务油田生产的各种内部道路,也可用于铺垫井场、固废长封
6.8.1含油污泥的固化处理常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联用。对含油量低的含油污泥可脱水后直接进行固
6.8.2含油污泥固化处理的常用固化剂为水泥;宜添加添加剂、助凝剂等增强固化物强度。
6.8.3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固化物成本、强度、凝固时间等,确定最佳的固化剂、添加剂、助凝剂、含
6.8.4固化物用作铺路、建筑材料时,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固化物产品为免烧砖
6.9.2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油污泥时,水泥窑型、物料投加设施、贮存设施和预处理设施等设计应
6.9.3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含油污泥时,入窑含油污泥含水率、投加比例、技术装备要求以及重金属
最大允许投加量等要求,应满足GB50634、GB50295和HJ662相关规定。污泥宜在高温段投加。
6.9.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水泥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按照GB4915、GB30485和HJ662
7.2含油污泥处理后剩余固相中总石油烃含量应不大于2%,含水率应不大于60%,宜用于铺设通井
路、铺垫井场。且经养护后成型路基浸出液污染物应满足GB8978的相关规定。用于作建筑材料的剩
7.3含油污泥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时,应符合GB30760及HJ662的相关规定。
8.1含油污泥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分析方法优先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监测过
8.3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8.4含油污泥产生单位的产生记录、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经营情况记录以及污染物排放监测记录
8.5含油污泥产生单位和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设置环境保护部门及
专(兼)职人员,负责监督含油污泥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
2019年8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印发2019年
〔2019〕133号),下达了项目名称为《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的团体标
《清洁生产促进法》、新《环保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生大量含油污泥。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已达500多万吨,且伴随
1000-3000元/吨。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为例,其每年所产生的10~15万吨含油
污泥的排污费用高达1~1.5亿元。因此,石油石化企业有动力通过采用新技术
置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源头管理不到位,产污单位交由第三方处置,
18598-2013仅提出了对危险废物的贮存、焚烧和填埋过程的污染控制要求,缺乏
有针对性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要求。现行的地方标准DB23/T1413-2010、DB61/T
泥的污染控制要求(即排放限值的规定),缺少处理处置技术的规范内容。DB65/T
3999-2017以及行业标准SY/T7300-2016等,虽以技术规范命名,但其所列内容
因此,严格意义上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十
乳剂、絮凝剂、粉煤灰、飞灰等,分离装置有真空过滤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
热氧化处理技术是在750~800℃条件下,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中完全
该技术处理后含油污泥含水率低于2%,含油量低于0.3%,重金属含量及浸出
采用高速喷嘴将500-600℃的过热蒸汽,以超音速度喷入混合器中,与进入
工业油田废弃物管理要求》、《Sask土地填埋指导准则》;美国环保局在资源
油污泥进行了特殊堆放要求规定,推荐了可用的示范处理技术(BDAT),出台
了《总石油烃含量(TPH)指导准则》、《美国溢油清洁度等级的指导原则》、
泥处置的相关的文件,污泥处理处置-管理方法和经验(SludgeTreatmentand
圾填埋场前,如果填埋场有防护层,TPH要求≤3%;填埋场为自然黏土防护层,
TPH要求<2%;阿尔伯塔省能源利用委员会则提出关于用原油污染的砂土来筑
路的大纲性政策,其中要求原油TPH必须<5%。美国要求TPH<2%是自然黏
土填埋能够接受的标准;加利福尼亚州允许TPH高达5%的固体废物用于铺路。
量较高的湿润地区要求土壤中TPH应<0.5%,而对于旱地规定<2%即可。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指标》(GB18598-2013),这三项标准仅从危险废物
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1413-2010)、《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控制限值》
(DB61/T1025-2016)、《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DB65/T
3999-2017)以及行业标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6851-2012)、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控制技术规范》(SY/T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
301-2016),逐渐弥补了含油污泥污染控制要求上的空白,但对其处理处置的要
求。此外,《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等,为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处置去向提
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
SY/T7300-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
SY/T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
DB65/T3999-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公告2010年第14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
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2年第1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
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
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关于征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
订稿)》(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办固体函〔2019〕722号)等法规文件的
相关要求;参考标准《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
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危
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3157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SY/T
6851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730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
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Y/T7301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
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
本章规定了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选择的要求。撰写主要参考《SY/T6851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730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
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Y/T7301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
展》(魏彦林等,2015)、《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张威,2017)和
《我国含油污泥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孙浩程等,2018)等文献对含油污泥处
87.5%,油井见效率为71.8%,累计增产原油6480t,累计减少产水9885
泥调剖试验。采用油管正注方式,污泥泥浆的处理能力达150~200m/d。
泥调剖剂,并于2008年8月21起对位于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的北4-8-
丙水56井实施深部调剖,注入排量3.9~7.9m/h,在51d内注入3个段
发、重质组分氧化的双重作用,残渣中含油量低于0.3%,尾气经过处理后完全
技术研究》、《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与工艺研究》等多篇文献研究表明:
在微波作用下,含油污泥的转化过程可以分为油泥的干化(室温~140℃)、轻
质烃类蒸发(140℃~300℃)、热解反应(300℃~500℃)、深度裂解(500℃~
800℃)4个阶段。微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含油污泥体系的温度更加均匀,
油泥的干化、热解等阶段更为同步。在辽河油田含油污泥的微波热解连续试验中,
当微波功率为20kw,含油污泥预加料量为4kg/h,最佳的连续运行操作条件为
进料温度450℃~550℃,微波吸收剂添加量3%,连续进料量8kg/h;此时,
单位质量油泥处理所需时间仅为电热处理用时的22.7%,且油品的回收率提高至
理污泥做成砖,产品符合JC/T239标准测定。此外,河南油田的含油污泥处理
合《浅析GB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水泥窑协同处
置含油污泥》、《典型污泥类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研究》等文献的相关内容,
此外,参考GB30760及HJ662,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也可包括水泥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等法律法规的精神,本标准还对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督与管理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有利于推动、GB1895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GB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
第一条为规范、引导和监督团体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
第三条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
第四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团体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
第七条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应当配备熟悉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
第八条制定团体标准应当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产品的安全
进、经济上合理。禁止利用团体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
第九条团体标准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抵触。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鼓励制定具有
第十二条制定团体标准的一般程序包括:提案、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
第十三条团体标准的编写参照GB斤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
第十四条社会团体应当合理处置团体标准中涉及的必要专利问题,应当及时披露相关专利
第十五条团体标准编号依次由团体标准代号、社会团体代号、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
第十六条社会团体应当公开其团体标准的名称、编号等信息。团体标准涉及专利的,还应
第十七条社会团体应当自我声明其公开的团体标准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符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其团体标准信息。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TCSTM-民用飞机环氧类涂料 固化剂胺含量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pdf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章节练习试题(含解析).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综合测试试卷(详解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综合练习试卷(详解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章节测评试卷(解析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评试卷(详解版).docx
基础强化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二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专项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