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集成技术
油泥处理技术
海上及陆地石油开采、输送及石油加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包括油田落地油泥、油罐沉降污 泥、石化生产含油污泥、含油污水处理的含油污泥、输油管道泄漏的油污土壤。油泥主要由大量水、 乳化态油、泥砂和一些悬浮固体组成,含油率一般为4%~50%。我国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每年产生含油 污泥超过800万吨,按照现行采用的危废处置方案,委托处理费2000~4000元/吨,预计每年油泥处理 市场规模达到160~320亿元。尚不包括油田历史遗存油泥处理市场。
微生物降解处理3天气浮10min 化学氧化处理1天的油泥
从左到右依次为:原始油泥—微生物降 解预处理—化学氧化深度处理 总石油含量<0.3%,满足工业用地总石油烃管制要求,重金属含量也满足工业用地要求;油泥彻底实 现无害化处理,且能回收部分石油资源。
现行主要处理技术:化学热洗;热解;焚烧;常温溶剂萃取。 传统技术缺陷包括产生二次污染、处理费用高、不能回收石油资源等。
含油污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含油污泥处理标准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有地方标准黑龙江、陕西、新疆。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含油污泥含油量 5%应回收原油,禁止直接填埋或焚烧。 陕西省《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2016年:铺设油田井场、高等级公路,含油量≤1%,即 10000mg/kg;工业生产原料或燃料,含油量≤2%,主要用于烧结制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20年:含油量≤2%,宜用于 铺设通井路、铺垫井场;用作建筑材料的剩余固相,总石油含量≤0.3%,含水率≤3%。 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2018年:无总石油烃指标。 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2018年:一类工业用地管制值, 总石油烃≤0.5%;二类工业用地管制值,总石油烃≤0.9%。
构建了以海洋高效石油降解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制剂,总石 油去除率≥50%,石油回收率≥40%,价格为国外同类产品的 1/5~1/10,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16年1月9日,厦门市观音山人造沙滩遭受严重石油污染,污染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经应急处理后,清 理出受污染沙子约2400立方米。为了防止发生二次污染,采用微生物方法对石油污染沙子进行现场修复。
修复工程由厦门嵩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完成,嵩湖环保负责工程施工和 现场运行,海洋三所负责技术方案、微生物发酵液及分析检测。修复工程采用特种石油降解菌组合隔油池 处理工艺。
央视四套《走遍中国》对该修复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项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修复技术对油 污沙滩异位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技术已列为福建省石油污染沙滩微生物修复备选技术。
经过7个月现场运行,总石油含量去除率高于95%,修复后海沙外观清洁,无油污和石油气味,可满 足重新使用要求。
提出了微生物处理与化学氧化耦合的油泥处理新技术,处 理后油泥总含油量≤0.3%;重金属含量可满足居住、商业、 工 业 用 地 的 要 求 ; 处 理 费 用 为 现 有 焚 烧 处 理 费 用 的 1/3 ~ 1/2。
1、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为核心,适应高含油、高含盐的处理环境; 2、突破含油污泥微生物处理的认识误区:处理速度慢、去除效率低、不能用于高含油处理; 3、处理时间3-4天,处理装置投资低; 4、实现无害化处理及石油资源回收。